正常骨髓中存在一定量的儲備鐵,以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存在于組織巨噬細胞中,可供有核紅細胞利用合成血紅蛋白,這種儲存于紅細胞以外的儲存鐵稱為細胞外鐵,部分中、晚幼紅細胞及少數成熟紅細胞也含有鐵顆粒,分被稱為鐵粒幼紅細胞及鐵粒紅細胞,他們屬于細胞內鐵。酸性亞鐵氰化鉀能與細胞內、外鐵發生普魯士藍反應,形成藍色的亞鐵氰化鐵沉淀,定位于含鐵部位。
鐵染成藍色顆粒、小珠或小塊。
細胞外鐵:先用低倍鏡觀察未完全展開的骨髓小粒,再用油鏡判斷。
(-):無藍色鐵顆粒;
(+):有少量鐵粒或僅見少量鐵小珠;
(2+):有多量鐵粒和鐵珠;
(3+):有許多鐵粒或有鐵珠和少數鐵塊;
(4+):有極多鐵粒、鐵珠、并有許多小塊。
細胞內鐵:計數100個有核紅細胞,記錄陽性細胞(胞漿中有藍色顆粒者)的百分率,同時注意細胞內鐵顆粒數目、大小、染色深淺等,有無環形鐵粒幼紅細胞。